没事就翻看朋友圈的你肯定经常会看到一些看似耸人听闻的标题:“塑料紫菜”“棉花做的肉松饼”“甲醛泡的香蕉”……殊不知,这些都是谣言。
网警提醒您,以后再看到这样的新闻、小视频,一定要有戒心。因为不管是制造还是传播谣言,后果都很严重!
谣言一:“塑料紫菜”
谣言
一片紫菜泡在水里,展开之后有人告诉你“看,这是黑色塑料”,直到现在,这样的小视频还在网上流传,“塑料紫菜”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焦虑,怀疑自己家的紫菜包装袋里包着的也是一片片“塑料带”。
真相
拍摄者王某在家里吃馄饨时,根据自己的口感和手感,认定自己吃的紫菜是塑料做的,随后自己和同事用手机拍摄了所谓的“塑料紫菜”视频。从警方披露的情况看,这则谣言的产生就是因为王某根据自己一人的口感觉得紫菜有问题,在后续沟通中产生贪念,故而拍摄谣言视频进行要挟。
后续
近日,公安机关已将“18”名制造、传播“塑料紫菜”谣言以及实施敲诈勒索的违法犯罪人员抓获。
谣言二:“棉花肉松”
谣言
近日,一段声称“肉松饼里装棉花”的视频在微信群中热传。拍摄者将某品牌肉松饼拿水浸泡,之后不停地用手揉搓肉松,形成了一团白色的絮状物,拍摄者称这种絮状物是“棉花”,并用打火机试图点燃肉松饼中的“棉花”。类似视频还有多个版本,且传播度都很广,制作者声称人们这些年吃的都是“棉花肉松”。
真相
肉松的本质是肌肉纤维,主要成分为蛋白质,放入嘴里一咬就会融化,口感松软。而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,主要成分为纤维素,是一种不可溶的纤维,虽然看上去也很松软,但嚼不烂。肉松是可燃物,所以被点燃正常的,点燃后会有一种焦糊味。但棉花点燃不会有焦糊味。
后续
近日警方通过深入调查取证,将编造并发布“棉花肉松”虚假视频的违法行为人王某、黄某查获,依法对两人行政拘留五日。
因制作传播“棉花肉松”虚假视频,5月28日,江苏宿迁两名女子被警方成功抓获,2人涉嫌扰乱公共秩序均被处以治安拘留7天的处分。
谣言三:共享单车传播艾滋病毒
谣言
近日,杭州、长沙、合肥等多地出现传言称,有人在共享单车的座垫上插了针头,针头的一端是艾滋病人的血液,要是被扎到就会被感染艾滋病。有些消息甚至声称是由疾控部门发布。
真相
专家表示,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传播、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。一根针不可能传播艾滋病,因为针头表面的病原体在空气中很快就会灭活(死亡),失去传染性。
后续
针对类似谣言,合肥警方迅速介入调查处理。5月25日,警方通报,2名造谣者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,2人的目的是博人眼球,增加粉丝量。
谣言四:“SB250病毒”
谣言
近日,不少市民微信朋友圈,被一则惊悚的消息刷屏了:"广东佛山顺德宣布:一女性感染SB250病毒死亡,年龄21岁,参与抢救的医生已经隔离。据悉此女是在市场买鲩鱼回家做酸菜鱼吃后发觉呕吐头晕送院,中央13套电视新闻已播出,暂时别吃鱼肉、酸菜,特别是鲩鱼、酸菜鱼、水煮鱼,因佛山121个鱼塘已感染。"
真相
“SB250病毒”为网友虚构,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。
后续
2016年3月,广东顺德27岁的邓某芬因散布“SB250”谣言被当地警方行政拘留5日。2016年4月,浙江上虞男子龙某因编造传播SB250病毒谣言被警方行政拘留,云南禄劝两网民虚构SB250病毒谣言被警方行政处罚。
广东网警提醒
网络并非法外之地,切勿造谣传谣!
(来源:人民日报)
文通过“一键转发公众号文章”功能发表
来源:广东网警
[
阅读原文]
编辑:五港小编1